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新基建很香但要避免头脑发热揠苗助长

“新基建”因兼具了稳增长、产业升级和惠民生等多项特征,无论是从经济转型方向、政策支持力度,还是从发展景气指数上考量,都毫无悬念地成了业界、学术界以及资本市场当前关注的“宠儿”。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撑起了一片天,使人们得以透过“线上”现象,看到其背后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核心价值。

创新互联公司长期为上千多家客户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团队从业经验10年,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为博乐企业提供专业的成都做网站、成都网站建设、成都外贸网站建设博乐网站改版等技术服务。拥有10年丰富建站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为您定制开发。

中国经济需要强力引擎拉动走出低谷,“新基建”成为重点选择。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相比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城市群。未来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也成为“新基建”的巨大市场需求。

“新基建”看起来很香,于是各地纷纷出台投资计划。然而,如果无视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新基建并不天然是解决经济问题、促进GDP增长的良方,只有在契合长远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谋篇布局,才不至于成为贻误经济发展的“瞎折腾”。

瓶颈问题亟待突破

眼下,投入量大、重复建设、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凸显出来,关键还在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消费市场培育“脱钩”,短期无法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使得后劲不足,易导致投资失控。在政府主导的“新基建”投资行为中,易引发高强度投资后的高地方债务,为地方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新基建”投资项目的有效治理、依法监管,打造质量精品工程,皆是巨大挑战。

首当其冲是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5G高网速、低延时和高额连接设备数,但要普及并不容易。单个5G基站建设费用是4G的3倍左右,这还不是关键,问题是5G基站对数量的要求也高。5G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于4G,要达到4G的覆盖面积,5G基站数将是 4G 的四到五倍。按比例估算,需要数千万个5G基站才能达到目前的覆盖范围。截至今年6月6日,中国5G基站数约25万个,预计今年年底将有60万个,距离基本覆盖还有较大差距。5G基站建完后,“养”基站也非常烧钱:每个5G基站月度电费约为4G的四倍。

同样面临高成本的还有数据中心和充电桩。数据中心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2019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有227万个,其耗电量相当于1.5个上海市耗电量或1.6个三峡发电站的发电量。

另一方面,无法在短期内形成交易市场。比如5G,因为成本高昂,许多应用场景需要在5G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才能够普及。再比如数据,虽然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国家文件中,但其作为生产要素有其复杂性——它的可复制性带来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之拥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物品最好的提供方是政府,但主要的数据掌握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私企手里,这使得政府无法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公共品。目前,数据中心主要为公司自身服务,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易市场。如果数据无法形成共享市场,人工智能所能训练的数据量将受限,从而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

深层次的警示在于,搞“新基建”不能头脑发热揠苗助长。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必须发展差异化的新基建基础设施,不应该全国千篇一律地都上数据中心,各地一窝蜂上算力算法基础设施,核心还是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结构和产业需求基础。

规划先行,市场发力

建议将新基建纳入国家和各地的“十四五”规划,并制定专项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避免各地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新基建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衔接,做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互补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特别是针对各个领域和细分领域,做到精准施策,对政策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动态调整。应出台财税、产业政策,对新基建相关产业给予税收减免支持,提供低息贷款、专项贷款、专项债,在上市、发债等资本市场行为上也应予以滴灌帮扶。

政府投入应聚焦引导基础性、公益性部分,通过政府投入改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目的是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同时,政府要做好“保驾护航”工作,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全生命周期新基建项目管理平台。

“新基建”能否激活经济这“一江春水”,归根结底还在于是否可以充分激发、调动市场力量参与的积极性,要有市场转起来、活起来。有几个发力的方向需要重点培育: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二是要通过新基建培育壮大一批时代性产业。比如人工智能产业、工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等,提升这些领域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产业地位。三是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壮大。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限度实现新基建的放大效应,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四是积极加强新基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高等院校可以开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发挥各类职业院校的作用,培养一批高技能型人才。

新技术,驱动经济增长未来

目前传统意义上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出口受全球疫情冲击严重,拉动经济增长乏力,人们普遍关注到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基建投资的重要性已是共识,问题在于怎么科学推进。

如前所述,新基建中5G占据核心地位,5G是新基建中的通用基础设施,新基建应该围绕5G发展新的通用技术。由5G的特性可以看出其主要应用场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包括制造、能源、交通、医疗以及教育等行业。

然而,在我国众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领域,互联网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的“技术效应”和“配置效应”发挥并不明显,根源在于缺乏核心的技术。因此,要认识到,新基建能否真正“新”起来,不仅在于全新项目的投资、研发与应用,弥补我国产业领域多年来相关技术短板也是一种“新”。否则,失去这次新基建带来的机遇,我国众多企业的转型升级会受到阻碍,在关键时刻还可能会受制于人。

换句话说,“新基建”中,投资不是问题,甚至应用也不缺市场,但是必须要有引领地位的新技术,同时还要将补短板作为新的重点项目,通过融合创新加以建设,这样才能带动我国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跃升。

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化、人口和资源等红利,但是随着这些红利的逐步消散,越来越多的增长动力需要依靠真正的技术创新。因此,在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中,要在“新”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追求技术的引领地位,以带动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持续升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现实的短板,脚踏实地地夯实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分享文章:新基建很香但要避免头脑发热揠苗助长
网站链接:http://cqcxhl.cn/article/cgpiic.html

其他资讯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28-86922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