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义乌小商品界的隐藏大佬:一件只赚0.0008元,拿下全球老三

文章目录 复印室的故事 另类的“老三” “感觉做到头了” “工匠精神不是一辈子只做一个产品”

楼仲平 14 岁辍学,至今不会提笔写字,但几乎阅遍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名著。他看书有个习惯,如果觉得特别重要的内容画三个圈,次重要画两个圈,重要的画一个圈。

青龙网站制作公司哪家好,找创新互联!从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微信开发、APP开发、成都响应式网站建设公司等网站项目制作,到程序开发,运营维护。创新互联成立于2013年到现在10年的时间,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建站经验和运维经验,来保证我们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专注于网站建设就选创新互联。

楼仲平今年 56 岁了,成了“吸管大王”。他创立的“双童吸管”拥有全球50%吸管专利,成为全球老三。靠每根利润不足一厘钱的吸管,年销售额两亿元左右。

在楼仲平和吸管相互成就的第 26 年,一纸“限塑令”打破了既定的默契——到 2020 年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这是个听上去让行业地震的消息。

究竟“限塑令”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楼仲平是其中最有话语权的人物之一。 8 月 3 日,浙江义乌北苑路 378 号“双童”总部,我见到了楼仲平。

他穿一件白色T恤,语速很快、思维反应极为敏捷。最近他很忙,忙着监督新厂区的装修进度和制作演讲PPT。两天前他刚开了“双童”的全员大会,主题是“向死而生”。

复印室的故事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里“鸡毛”的角色,是很多义乌商人的写照,从摇着拨浪鼓、挑着货郎担到创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们勤勉又敢于尝试,其中就包括楼仲平。

1995 年的一天,楼仲平站在一个复印室里,复印了一个图案、想了三个名字,还盯上了一台电脑。这三样东西,几乎决定了接下来 26 年楼仲平和“双童”的成长轨迹。

那是楼仲平生产吸管的第三年。两年前,他花费 5 万块钱买了两台二手吸管制造机器,在义乌自产自销;一年之后,义乌做吸管的工厂数量增长了 10 倍。楼仲平不得不思考出路所在。

有一天,楼仲平对吸管上印刷的“两个儿童”的图案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中国吸管厂家都会使用的图案。他花了三百块,跑去义乌工商部门查询后确认,这个图案还没被人注册商标。于是,楼仲平又跑到复印社复印了图案,想了三个备用名字,最终花费两千块钱把这个图案注册成了自己的商标。这便是“双童”品牌的由来。

一根普通的吸管利润只有0. 0008 元,给利润不足一厘钱的吸管注册商标和品牌,在现在看来仍是件稀罕事。若干年之后,“双童”吸管年销售额两亿元左右,成为行业第一大品牌。再回忆这件事,楼仲平笑说,“这是捡来的中国驰名商标”。

复印社的故事里,还有一台电脑。那天,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修图,楼仲平盯着看了许久,那是他第一次看到电脑、鼠标和键盘的神奇。

回去之后,楼仲平购买了一台电脑,学习打字上网。他不会写字,只会打字,互联网带他认识了一个新世界。

另类的“老三”

“从规模上来讲,我们现在应该是全球老三。”“双童”从 2005 年开始砍掉了一部分低端市场,这是楼仲平提出的“错位竞争”——独特性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和老大老二不同的,不只“双童”是唯一做自己品牌的吸管企业,更在于工厂的布局和管理方法。楼仲平说:“你在我这里看到的,一定是科学。”

接触了互联网的楼仲平,很快注册了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就是一个静态的黄页,结果有位日本客商通过上面的地址找过来了,而他改变了我和‘双童’。”

这位日本朋友,不仅帮楼仲平开拓了日本市场,还带着他走访了 100 多个日本中小企业。那时的楼仲平发出感叹:原来工厂可以这么漂亮、这么环保。他为此自学PS、建模,画了 1300 份图纸,这才有了“双童”至今仍令人称道的厂区布局。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垃圾分拣,这些在现在看来如果寻常的设置,出现在 2003 年楼仲平画的这张工厂设计图纸上。楼仲平不仅带回了日本工厂的环保理念,还有日本员工的精细自觉。如果你有机会在“双童”的食堂吃一顿午饭,会发现每位员工吃完以后都会整齐有序地回收碗筷、擦拭桌面。

楼仲平说,他的生活很简单,因此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创业前他只读到小学,大部分时候只能用看书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认知, 2000 年前后读完了浙江大学的管理学课程,被德鲁克的管理理论所影响,加上这位日本朋友,让他坚定地给“双童”引入了西方主流的科学管理。

2003 年,放弃特大客户; 2004 年,放弃低端竞争; 2010 年,明确了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得进入“双童”管理层; 2011 年,把子女不接班写到经营哲学中去。“屡退屡转、屡转屡升,这样一点点建构起别人眼中的‘另类老三’。”

“以小博大”是“双童”的座右铭。 2005 年,楼仲平决定专注一根吸管,意在用博大的胸怀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楼仲平商业性格的养成,并非朝夕之间。

他 14 岁辍学,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讨生活,前十多年干了二十几个行当,这段经历于他,更多的是培养了商业嗅觉和坚强体魄。

后来他开始专注吸管,第一个赋予了吸管以品牌,并将吸管的使用功能和场景开发到极致,这些商业打法则大部分依赖于楼仲平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后形成的逻辑思辨能力。

“感觉做到头了”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过一个概念“向死而生”,意在通过对“死”的感悟来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

这四个字,从 2019 年 8 月 16 日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楼仲平的公司内部演讲稿中。楼仲平又一次在“双童”发起了改革。

这个已经在“双童”延续了一年的“关键词”,并不是因为工厂遭遇了经营困境:在损失一半欧盟订单和40%日本订单的情况下,“双童”今年的产能不降反升。

那究竟是什么让楼仲平必须要“大声疾呼”?

“双童”今年 26 岁,前 20 年一路高歌猛进,没有贷款,利润率保持在10%以上,年产 7000 多吨,年销售额稳定在两亿左右。这个无比稳定的配置引起楼仲平的警惕:任何企业在高利润低竞争的环境下,就容易陷入舒适区。

“到 2019 年,真的感觉做到头了。”

厂区有一个吸管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双童”设计的 700 多种吸管,塑料、纸制、硅胶、不锈钢、淀粉,孩童用的、情侣用的、派对用的,吸管的材质和功能被不断拓宽,双童还拥有全球三分之二吸管专利。

“想要什么样的我都可以马上给你生产。”在“双童”的天猫旗舰店里,一根卡通吸管的售价大约在 1 块 5 左右,利润远高于一次性塑料吸管;楼仲平 2000 年就在阿里 1688 上开了店,是平台最资深的吸管厂家。

天猫和 1688 也成了楼仲平测试新品的实验室,一般新产品先在天猫和 1688 上新,消费者和经销商反响好,就大规模投入生产。可电商人才不好找,即便地处义乌他也为此烦恼。

楼仲平说,他经常会思考“双童什么时候会死、为什么会死”这样的问题。“只有创业者有极大的危机感,才能去影响团队,主动去干预和调整,并不断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工匠精神不是一辈子只做一个产品”

过去的 26 年,楼仲平和吸管确实相互成就了对方。

“一辈子坚持做好一根吸管。”这是楼仲平此前一以贯之的想法。而面对行业无序竞争、白色污染、头部商家无径可攀等现实困境之时,他必须重塑并修正自己的认知:不能把工匠精神理解成是一辈子做一个产品。

去年底,“双童”上线了可降解垃圾袋、保鲜袋生产线,今年 6 月开始量产后,已经有了每个月两三百万的销售额。

未来的楼仲平,想做一个工贸一体的平台帮助更多义乌企业打通生意链路,还要发掘更多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和未来的新方向。

至于大家关心的限塑令,楼仲平说对双童影响不大。

“双童从 15 年前就开始研发可降解吸管了,这几年可降解吸管的占比大约60%左右,所以限塑令对我们的影响不大。” 2018 年,英国女王发起塑料战争:在所有皇室地盘上,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瓶等塑料制品。那一年,中国纸质吸管厂家数量迅速增长,谁知到了年底,纸质吸管市场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行业商家都会变得理性很多,吸管也仍然会是双童的主业。”

楼仲平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说自己时常带着夫人一同出境游,最狼狈的时候,两人在夏威夷语言不通,拿着一本翻译词典行走天下,但依然不妨碍他去认知这个世界。

他至今不会提笔写字,但微博、抖音玩得贼溜,别人问他几岁,他会毫不犹豫地说“ 25 岁”。这不是他在装嫩,他喜欢和 80 后、 90 后、 00 后打成一片,督促自己不断学习、打破固有思维、拥抱高速变化的世界。“我和公司核心成员坐在一个办公室里,都是年轻人,我基本没有同龄人的圈子。”

楼仲平的办公室里,还有一面与天花板齐高的书墙,涵盖了西方大部分经济学和管理学名著,精读且有感的地方,他会重点划上三个圆圈。他现在是高校和阿里不少平台的创业讲师,他的课程时常被学生打到高分。

“他似乎永远精力旺盛。”在“双童”,员工对他的评价大都是这几个字。


本文题目:义乌小商品界的隐藏大佬:一件只赚0.0008元,拿下全球老三
文章URL:http://cqcxhl.cn/article/chchph.html

其他资讯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28-86922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