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金基研》木头/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创新互联公司专业为企业提供溧阳网站建设、溧阳做网站、溧阳网站设计、溧阳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溧阳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十多年溧阳做网站经验,不只是建网站,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
近年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各个产业引发了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浪潮,各个应用领域对高效能指挥中枢系统的需求日益凸显,专业视听行业市场需求旺盛。作为一家专注于专业视听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魅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视 科技 ”)抓住行业机遇,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在业绩上,魅视 科技 营收净利润稳步提升,近三年营收CAGR为39%,领跑同行,成长性优异。同时,魅视 科技 毛利率保持高位运行且大幅高于行业均值,盈利能力突出。深耕专业视听行业十余载,魅视 科技 在各领域树立优质典范案例,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魅视 科技 立足优质产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不同产品进行灵活组合,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核心产品销量、销售收入及占比稳增。此外,魅视 科技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创新成果丰富。
一、产业政策护航,下游信息化建设驱动行业需求
作为国内领先的分布式视听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魅视 科技 所处细分行业为专业视听行业,是计算机通信领域的重要分支。
近年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各个产业引发了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浪潮,相关部门密集发布了多个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及规划,为专业视听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尤其是2019年,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指出,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2020年5月,发布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到2022年,进一步完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制定标准50项以上;2021年12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IT网络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在全面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视听厂商基于网络化、分布式构建整体解决方案,将之前独立的系统如大屏、坐席、会议等进行融合,从而使得一套分布式系统可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
目前,专业视听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安、武警、军队、应急管理、司法、安防、能源、交通、城市综合管理、通信运营商、媒体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成为提升信息传输及呈现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在公安领域,打造一体化合成作战的“智慧警务”平台,已成为当前数据时代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趋势。国内公安信息化行业投资规模呈持续增加态势。
数据显示,2018-2020年,国内公安信息化行业投资规模分别为163.8亿元、180.7亿元、199.5亿元,预计在2022年达到243.7亿元。
在军队领域,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强军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军队指挥的信息化与专业视听产品的应用密不可分。通过多媒体通信技术来进行战时指挥,能够提升指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利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22年,国内国防支出分别为1.04万亿元、1.13万亿元、1.21万亿元、1.29万亿元、1.38万亿元、1.48万亿元。其中2022年为国防预算支出。
在应急管理领域,应急管理数字化,是深化向综合性减灾发展的关键,是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保障,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更强的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管理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国内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55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82万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21年,国内能源年消费总量分别为45.58亿吨标准煤、47.19亿吨标准煤、48.75亿吨标准煤、49.83亿吨标准煤、52.4亿吨标准煤。
在交通领域,专业视听产品可为交通指挥调度提供可视化的运营状况和数据反馈,有助于大幅提高指挥调度的精准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21年,国内铁路营业里程分别为12.7万公里、13.17万公里、13.99万公里、14.63万公里、15.07万公里;公路里程分别为477.35万公里、484.65万公里、501.25万公里、519.81万公里、528.07万公里;国内民用航空国内航线里程分别为423.72万公里、478.09万公里、546.75万公里、559.76万公里、557.81万公里。
在司法、安防、城市综合管理、通信运营商、媒体等其他行业领域,专业视听系统和方案亦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在专业视听领域,高质量的投影显示设备、传输及控制设备等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速,未来拥有自主品牌、掌握关键技术的设备厂商,将在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及军队相关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综上可知,国内政策及规划为专业视听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
二、业绩稳增成长性优异,毛利率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
目前,魅视 科技 已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并具有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在业务流程方面,魅视 科技 通过专业展会、研讨会、专业咨询和销售活动收集市场信息,并由相关部门拟定产品策略与计划执行。魅视 科技 销售人员和售前技术工程师在参与销售项目咨询和设计过程中,选用魅视 科技 已有软硬件进行方案设计。部分应用场景中,根据客户需求如需软硬件定制,由魅视 科技 研发部门进行定制化开发。最后以嵌入式硬件和平台软件的形式交付。
在业绩方面,据招股书,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1.64亿元、2.36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34.29%、43.87%。
同期,魅视 科技 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622.97万元、7,608.39万元、9,680.9万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35.31%、27.24%。
到2022年一季度,经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阅,魅视 科技 营业收入为3,659.21万元,净利润为1,464.9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魅视 科技 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领跑同行,成长性优异。营业收入是企业长期稳定盈利的基础和源泉。营业收入增长率是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营业收入CAGR为39%。
同期,魅视 科技 同行业可比公司武汉兴图新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图新科”)的营业收入CAGR为-11.58%;苏州科达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科达”)的营业收入CAGR为1.3%;北京淳中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淳中 科技 ”)的营业收入CAGR为12.29%。
业绩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魅视 科技 的经营活动创造现金能力不断增强。
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74.85万元、7,294.19万元、8,611.42万元。
此外,魅视 科技 的毛利率维持在80%左右且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别为84.37%、83.73%、76.45%。
同期,魅视 科技 同行业可比公司兴图新科的毛利率分别为77.42%、60.94%、57.78%;苏州科达毛利率分别为54.37%、54.97%、57.63%;淳中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别为68.3%、58.77%、57.92%。
得益于ASE计算机屏幕编码技术的应用,魅视 科技 在编解码芯片以及主控芯片的选型上有广泛的选择空间,可在产品中搭载具备强劲CPU和NPU的芯片,从而实现以软件赋能硬件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深度定制,以便系统更贴近行业需求。
据招股书介绍,产品技术含量高、软件赋能硬件、产品定制化和服务附加价值使得魅视 科技 的主营业务持续保持高毛利率。
整体来看,魅视 科技 业绩稳定增长,造血能力强劲,毛利率高企且领跑同行。魅视 科技 未来发展可期。
三、各领域积累丰富客户资源,四大营销方式持续开拓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魅视 科技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发展的指挥中心、会议室集群、监控中心、调度中心、会商中心等业务场景,成功打造打造了众多优质案例。魅视 科技 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积累了大量忠实的客户资源。值得一提的是,魅视 科技 还多次收到客户的感谢信,产品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专业视听行业内深耕多年,魅视 科技 具有不俗的先发优势,通过打造行业口碑、展会营销、广告宣传、商务沟通与谈判四大方式持续开拓市场,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
首先,在打造行业口碑方面,魅视 科技 成功实施了众多优质的行业典型案例,成为其获取同领域客户的“金字招牌”,为魅视 科技 带来了丰富的新客户资源。
2022年7月,魅视 科技 作为杭州萧山机场指挥中心音视频可视化建设的供应商,为其打造一套极致操作体验的“延时 2毫秒、4:4:4多平台互联互通”光网混合分布式综合管控坐席协作系统。
2022年4月,魅视 科技 全面参与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从省级渗透至州县的“全域”“全覆盖”,近百个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同期成功上线。
2020年7月,魅视 科技 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的指挥控制中心提供了“光纤KVMS解决方案”,助力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2019年10月,魅视 科技 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八大安保指挥中心完成分布式系统部署,打造了全方位的指挥网。
此外,魅视 科技 产品还应用在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诸多国家级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中。
由于政府、事业单位等的行政属性,省、市、区(县)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之间单位存在互联互通需求,标杆项目的带动效应明显。如魅视 科技 打造了广东省某厅信息化改造项目之后,陆续拿下了省内多个地级市的信息化项目。
同时,由于专业视听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政府、事业单位等,客户群体分布相对分散,为更好支撑产品和服务的落地、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增强用户体验,魅视 科技 布局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
其次,在展会营销方面,魅视 科技 通过参加各国内外行业知名展会进行线下产品推广,如InfoComm、安博会(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荷兰国际视听及集成系统展ISE(Integrated Systems Europe)等。
再次,在广告宣传方面,魅视 科技 在依玛狮视听InfoAV、数字音视工程网、专业视听ProAV等媒体以新闻报道、项目介绍、广告等形式对其产品进行推广。
最后,在商务沟通与谈判方面,魅视 科技 布局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已在广州、上海和北京拥有3大国内营销中心,同时在国内建成多个省市办事处,覆盖了全国200多个主要城市,为其产品在全国的广泛推广和服务提供了条件。
简而言之,魅视 科技 成功打造众多优质项目案例,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同时,魅视 科技 通过打造行业口碑、展会营销、广告宣传、商务沟通与谈判四大营销方式持续开拓市场,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
四、高品质、重体验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核心产品收入及占比稳增
专注于专业视听领域十余年,魅视 科技 顺应专业视听行业网络化、可视化、高清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分布式系统为主、矩阵拼接产品为辅、中控系统等产品配套的产品结构,并推出了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光纤分布式系统、分布式运维管理平台、USB数据专用通信系统、可视化拼接处理系统等丰富的优秀产品。
一直以来,魅视 科技 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高品质、重体验的产品竞争策略打造产品的竞争力。
在产品质量方面,魅视 科技 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质量控制和品质保证体系,在研发流程完备性、生产体系追溯性等全流程控制方面日趋完善,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充足机制保障。魅视 科技 在核心工序上坚持自主制造,这在很大程度上可实现生产过程、产品交期、产品质量的自主可控。
在产品性能及用户体验方面,魅视 科技 基于对专业视听行业的技术沉淀,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不断延伸产品链条,以分布式技术开发为重点,丰富产品种类,持续改进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同时,魅视 科技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针对用户的需求,通过软件、硬件及不同规格、配置等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产品进行灵活组合,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升自身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此外,魅视 科技 作为原厂供应商,在专业视听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定位,尤其是在分布式视听产品领域具有不俗的品牌识别度,拥有一定的产品定价权,可以基于项目影响力、项目预算、竞争对手情况、产品组合等情况提供灵活报价。这种灵活、有弹性的定价竞争策略为魅视 科技 抢占市场份额提供重要保障。
在魅视 科技 的众多优秀产品中,分布式系统销售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70%,为其核心产品。
近年来,魅视 科技 加大分布式系统的研发和销售力度,分布式系统销量、收入规模呈快速增加趋势,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据招股书,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分布式系统的销量分别为2.07万套、3.17万套、4.8万套,2019-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45%。
另据招股书,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分布式系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0.85亿元、1.26亿元、1.8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0.06%、76.85%、77.63%。
综上可知,魅视 科技 重视产品质量及性能提升,通过优秀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客户体验、灵活的产品组合、弹性的产品定价打造产品的竞争力。其中,魅视 科技 核心产品销量、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逐年上涨,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大。
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新技术频现创新成果丰富
成立以来,魅视 科技 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优先位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研发团队建设。
据招股书,2019-2021年,魅视 科技 研发投入分别为1,221.16万元、1,423.21万元、1,667.46万元。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魅视 科技 打造了一个稳定、高效、能力强的研发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在专业视听领域均拥有超过10年的研发经验。基础研发人才由软件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FPGA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组成,各专业背景的研发人才根据专业分工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研发目标。
其中,魅视 科技 实际控制人、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方华深耕专业视听领域,多年来始终亲自主抓产品研发创新奠定了魅视 科技 重视研发创新的基调,引领魅视 科技 研发方向,是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的最高决策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魅视 科技 拥有研发人员53人,占其员工总人数的24.09%。
逐年上涨的研发投入、高素质的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推动魅视 科技 研发实力进步。
由此,魅视 科技 建立了以ASE计算机屏幕编码技术为主,以去中心化分布式技术、分布式非IP光纤技术、基于类C语言的可编程控制系统技术、可视化数据分析和运维平台技术、视频协议和视频平台对接技术为辅的核心技术体系,其专业视听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
其中,ASE计算机屏幕编码技术实现了低带宽下视频(尤其是计算机视频)端到端无损画质的低延时传输,是业内少有的同时实现低码率和高画质的图像应用技术,充分满足了专业视听领域对高画质的需求,同时又因码率低可依托既有以太网管理本地、异地计算机,从而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整合,因此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魅视 科技 共获得授权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并形成相关软件著作权71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魅视 科技 新产品新技术频现,创新成果丰富。
2018年,魅视 科技 FOCUSTM技术全球发布;全球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元年;业内率先实现IP坐席、光纤坐席一体化全解决方案。
2019年,魅视 科技 全新一代指挥中心解决方案DS.X震撼发布;率先将Al+8K融入音视频智控传输并实现多行业场景落地应用;专利的计算机屏幕编解码技术实现低码率、低带宽、极低延时、高清画质、4:4:4无损端对端传输。
2020年,魅视 科技 在Infocomm·北京展上正式发布Al体感调度控制"技术;正式发布魅视独创的"ASE计算机屏幕编码技术",一条网线可同时传输50路4:4:4高质量信号。
2021年,魅视 科技 独创“AI大数据分布式采集计算分析平台”,真正实现数据高效治理;正式发布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沉浸交互式无纸化系统;重磅推出星光系列分布式系统产品。
2022年4月,魅视 科技 推出最新发明专利产品——AI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以AI分布式节点为支撑、音视频流数据为中心,兼具强大AI算力和编解码能力,实时采集用户的业务软件界面并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目标数据,最终整合汇总,并以可视化图表方式进行展示。
在荣誉方面,魅视 科技 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分布式音视频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均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魅视 科技 产品“4k分布式系统输出解码节点”、“4K分布式系统输入编码节点”、“KVM坐席协作系统”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魅视 科技 产品还荣获“2019年度执法行业信息化(智慧应急)最佳创新驱动解决方案奖”、“智慧警务优秀创新产品”、“2018-2019年度智慧应急优秀方案商”、“2020众志成城•创新抗疫—深圳市人工智能战疫研讨会暨 科技 成果展创新产品奖”、“2021公共安全优秀产品奖”等诸多荣誉。
由此可见,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魅视 科技 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创新成果丰富。
多年来,魅视 科技 力求对研发创新、市场推广模式创新、销售思路创新、生产环节创新等各环节进行创新,以丰富技术储备,提高产品性能,完善运维体系。未来,魅视 科技 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研发为着力点,推动其持续、快速发展。
建议直接拨客服电话咨询或直接问卖家要原始密码。通常的出厂密码是5个0或者1-5。
SDI高清球机是监控系统最复杂和综合表现效果最好的摄像机前端,制造复杂、价格昂贵,能够适应高密度、最复杂的监控场合。以云台的转速为划分依据:包括高速球(60-360/S)、中速球(30-60/S)和低速球(0-30/S)。
北京蛙视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蛙视VORX)是视频监控专业市场上领先的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以来,蛙视通信专注安防行业视频监控技术研究和解决方案设计,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转化能力,不断推陈出新,从视频光端机,到XG数字矩阵,再到VS-iEye软件管理平台,始终是视频监控领域技术创新的领跑者。经过多年的不懈追求和积累,使北京蛙视通信从视频设备提供商转变为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不是。
杭州三汇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始创于1997年,是一家定位于国内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区(滨江)软件园内,海康威视入股企业。
公司致力于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和整体服务,在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智慧决策、智能AI等方面拥有领先地位,是国内相关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
它的优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跨机构和部门的信息,帮助城市的领导制定智慧的决策;二是预见问题,使异常终端对城市服务和运营造成的影响最小化;三是协调跨机构的资源快速有效提供应急响应。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缺乏长期有效规划、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缺乏合适的投资运营模式。
从提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概念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城市区别于以往的城市?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城市管理者们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拥有了过去想象不到的能力,使得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智慧。从科技层面看,这其中有3个重要的促进因素,第一个是物联网(Instrumented),通过传感器和现场采集设备,让我们采集到城市各方面原始的数据;第二个是互联化(Interconnected),通过互联网让数据实现传输和共享;第三个是智能化(Intelligent),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让城市的管理者制定更好的决策并执行。这三个赋予了城市新的运转方式、新的智慧。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国内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集中体现在:第一,缺乏长期有效规划和稳定持续的发展思路。地方对信息化全局的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部分重复建设。城市缺乏自己的特色以及执行力面临着很多不足。第二,信息孤岛的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散,不能把信息化数据系统更好地连接起来,发挥综合效应。第三,缺乏完整、统一的城市信息化的标准体系,不同的部门、组织制定的信息化标准之间不协调。第四,缺乏合适的投资和运行管理的模式。长期以来,重视建设而忽视利用和运营,缺乏适合不同类型城市使用的、有特色的建设与运行模式。
智慧城市要有全面的战略规划、要搭建智能运行中心、要挖掘利用行业的解决方案、要建造IT基础架构。
城市管理者通过评估,可以迅速发现“热点”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快速展开智慧城市之旅。结合上述提到的挑战和问题,以下五个方面需要给予重点的考虑。
第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战略和架构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已被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家普遍认识到成为智慧的城市是一次漫长旅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好的规划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能围绕着城市的自身优势,同时基于科学的方***,对现状、发展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出具体路线图,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监控评估,适时进行调整优化,并为下一步规划打下基础,做到结果可控。为了搭建和优化城市信息化的架构,我们需要对城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建模。譬如,研究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来进行主动预测以及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来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智慧城市规划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状况有不同做法,有老城区智慧功能改造升级,有新区建设,更有以产业园为代表的特殊城市区域规划。规划可以以一个城市、一个区域进行规划,也可以以现代城市的六大核心系统(人、商业、运输、通信、水、能源)中的某一功能部门进行规划。
第二是搭建城市的智能运行中心。通常,关键信息往往被埋藏在各个城市机构的独立部门的不同系统中,城市管理者无法获得管理所需的清晰视图,很难整体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如果没有对事件、事故或潜在危机的整合性单一视图,就无法快速分享信息,无法持续提供城市服务、保护市民,更不能推动未来经济增长。page
IBM的智能运行中心(IOC)整合了全球不同城市可重复的最佳实践模式,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解决潜在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危机响应及处理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它的优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跨机构和部门的信息,帮助城市的领导制定智慧的决策;二是预见问题,使异常终端对城市服务和运营造成的影响最小化;三是协调跨机构的资源快速有效提供应急响应。
第三是充分挖掘、利用行业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多。譬如谈到智慧交通,如何优化对现有交通资源的使用,使人和物能够有效地“流动”。我们不仅需要红绿灯来管控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保证安全,还需要掌握道路上车流的密度、速度等数据,优化路段或区域的车流量,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这是“智能交通”概念产生之初的核心目标之一。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对利用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各种应用系统的总称。基于我们之前提到的3个“I”,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需要包含3个部分:一是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可能是安装在路端的线圈或摄像头、微波探测器等,也可能是安装在车船上的卫星定位装置,还可能是移动终端如IC卡或手机,甚至收费系统数据;二是将数据由采集点传输到管理控制中心的通信网络;三是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其转化为交通业务智能的信息处理和服务系统。其中前两部分属于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第三部分信息处理分析,则是实现数据向智慧转化的核心,是实现智能交通“智慧”的关键所在。
再譬如谈到智慧的公共安全。首先,公共安全管理机关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来采集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新技术提供准确的事态感知。其次,公共安全管理机关需要利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公共安全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洞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在很多突发事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理。公共安全管理机关需要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多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作。所有这些需求都需要智慧的城市公共安全解决方案,再进一步挖掘细分,可以包括城市应急指挥解决方案、智能化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犯罪预测和预防解决方案等等。
第四是建造智慧城市的IT基础架构。智慧城市关键技术支撑就是数据中心
,它既可以对城市的智慧功能提供支持,也可以对城市产业提供支持。从业务支持,到业务驱动,再到业务创新,数据中心、特别是智慧的云数据中心和云管理平台已经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需要通过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优化系统来实现大规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当前,不同的数据中心可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需要建设一个全新的数据中心;也有需要发掘现有数据中心的潜力,优化IT成本结构;或者需要引入云计算等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或者正在努力使数据中心更加节能环保。智慧数据中心应具备云计算能力,拥有灵活性、成本效益以及主动监控和管理,并不断改进的特性。
最后是投资和运营管理。从投资的角度看,智慧城市的项目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么多的项目,如何平衡和决策?我们可以从投资主体、运营主体,以及收益的模式上多进行一些思考。对政府来讲,除了自建自营,还可以考虑BOT模式,即考虑让企业先行投资垫付,项目建设完成后政府回购。以及考虑资金分期支付的方式,譬如利用IBM的融资租赁,在减少资金压力的同时,翘动金融杠杆。
为了达到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多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运营和运维。
譬如,除了考虑外包,还可以考虑譬如IBM的管理服务。管理服务是介于自建自营和全面的外包之间,即有选择性的外包和托管,不牵涉到人员和资产的转移,同时又可以利用到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好的方法、工具和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总之,就是在确保资金利用的效率和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
如今,居民对所居住的城市有越来越多的期待,他们希望高品质的生活、希望参与到公共话语中,并希望城市管理者卓有见地。满足这些期待并不容易,需要城市管理者完成深刻的思维转变,从更整合的视角,系统化理解城市不同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