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这篇“如何实现观察者模式及Spring中的事件编程模型”文章的知识点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所以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内容详细,步骤清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如何实现观察者模式及Spring中的事件编程模型”文章吧。
成都创新互联专业提供成都主机托管四川主机托管成都服务器托管四川服务器托管,支持按月付款!我们的承诺:贵族品质、平民价格,机房位于中国电信/网通/移动机房,西部信息服务器租用服务有保障!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观察者模式处处可见,比如
看新闻,只要新闻开始播放了,就会把新闻推送给订阅了新闻的用户,在这里,新闻就是【被观察者】,而用户就是【观察者】。
微信公众号,如果一个用户订阅了某个公众号,那么便会收到公众号发来的消息,那么,公众号就是【被观察者】,而用户就是【观察者】。
热水器,假设热水器由三部分组成,热水器,警报器,显示器,热水器仅仅负责烧水,当水温到达设定的温度后,通知警报器,警报器发出警报,显示器也需要订阅热水器的烧水事件,从而获得水温,并显示。热水器就是【被观察者】,警报器,显示器就是【观察者】。
在这里,可以看到,【观察者】已经失去自主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收来自【被观察者】的事件,无法主动观察。【观察者】成为了“受”,而【被观察者】成为了“攻”。【被观察者】只是通知【观察者】,不关心【观察者】收到通知后,会执行怎样的动作。
而在设计模式中,又把【被观察者】称为【主题】。
在观察者设计模式中,一般有四个角色:
抽象主题角色(Subject)
具体主题角色(ConcreteSubject)
抽象观察者角色(Observer)
具体观察者角色(ConcreteObserver)
其中,【主题】需要有一个列表字段,用来保存【观察者】的引用,提供两个方法(虚方法),即【删除观察者】【增加观察者】,还需要提供一个给客户端调用的方法,通知各个【观察者】:你们关心(订阅)的事件已经推送给你们了。
下面,我就用三种方式来实现观察者模式。
经典
public class News {
private String title;
private String content;
public String getTitle() {
return title;
}
public void setTitle(String title) {
this.title = title;
}
public String getContent() {
return content;
}
public void setContent(String content) {
this.content = content;
}
}
此类不属于观察者模式必须的类,用来存放事件的信息。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List
default void add(People people) {
peopleList.add(people);
}
default void remove(People people) {
peopleList.remove(people);
}
void update();
}
抽象主题角色,在这个角色中,有一个字段peopleList,用来保存【观察者】的引用,同时定义了两个接口,这是Java8默认接口实现的写法。这两个接口是给客户端调用的,用来【删除观察者】【增加观察者】,还提供一个方法,此方法需要被【具体主题角色】重写,用来通知各个【观察者】。
public class News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ublic void update() {
for (People people : peopleList) {
News news = new News();
news.setContent("今日在大街上,有人躲在草丛中袭击路人,还大喊“德玛西亚万岁”");
news.setTitle("德玛西亚出现了");
people.update(news);
}
}
}
具体主题角色,重写了【抽象主题角色】的方法,循环列表,通知各个【观察者】。
public interface People {
void update(News news);
}
抽象观察者角色,定义了一个接口,【具体观察者角色】需要重写这个方法。
下面就是【具体观察者角色】了:
public class PeopleA implements Peop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News news) {
System.out.println("这个新闻真好看");
}
}
public class PeopleB implements Peop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News news) {
System.out.println("这个新闻真无语");
}
}
public class PeopleC implements Peop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News news) {
System.out.println("这个新闻真逗");
}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 = new NewsSubject();
subject.add(new PeopleA());
subject.add(new PeopleB());
subject.add(new PeopleC());
subject.update();
}
}
运行:
我们学习设计模式,必须知道设计模式的优缺点,那么观察者设计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优点:
【主题】和【观察者】通过抽象,建立了一个松耦合的关系,【主题】只知道当前有哪些【观察者】,并且发送通知,但是不知道【观察者】具体会执行怎样的动作。这也很好理解,比如 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个消息过来,它不知道你会采取如何的动作,是 微笑的打开,还是愤怒的打开,或者是直接把消息删了,又或者把手机扔到洗衣机洗刷刷。
符合开闭原则,如果需要新增一个【观察者】,只需要写一个类去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即可,不需要改动原来的代码。
缺点: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观察者】,并且进行【增加观察者】和【删除观察者】的操作。
如果有很多【观察者】,那么所有的【观察者】收到通知,可能需要花费很久时间。
当然以上优缺点,是最直观的,可以很容易理解,并且体会到的。其他优缺点,可以自行百度。
Lambda
在介绍这种写法之前,有必要介绍下函数式接口,函数式接口的概念由来已久,一般来说只定义了一个虚方法的接口就叫函数式接口,在Java8中,由于Lambda表达式的出现,让函数式接口大放异彩。
我们仅仅需要修改客户端的代码就可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 = new NewsSubject();
subject.add(a -> System.out.println("已阅这新闻"));
subject.add(a -> System.out.println("假的吧"));
subject.add(a -> System.out.println("昨天就看过了"));
subject.update();
}
运行结果:
利用Lambda表达式和函数式接口,可以省去【具体观察者角色】的定义,但是个人认为,这并非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观察者模式,而且弊端很明显:
客户端需要知道观察者的具体实现。
如果观察者的具体实现比较复杂,可能代码并没有那么清晰。
所以这种写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借用大神的一句话
设计模式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语言的缺陷。
正是由于语言的升级,让某些设计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除了观察者模式,还有模板方法模式、责任链模式等,都由于 Lambda表达式的出现,而出现了一些变化。
JDK
在Java中,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接口:Observer,一个子类:Observable,其中Observer表示【观察者】,Observable表示【主题】,可以利用这两个子类和接口来实现观察者模式:
public class NewsObservable extends Observable {
public void update() {
setChanged();
notifyObservers();
}
}
public class People1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System.out.println("小编真无聊");
}
}
public class People2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System.out.println("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
}
客户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sObservable newsObservable = new NewsObservable();
newsObservable.addObserver(new People1());
newsObservable.addObserver(new People2());
newsObservable.update();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我不打算详细介绍这种实现方式,因为从Java9开始,Java已经不推荐这种写法了,而推荐用消息队列来实现。是不是很开心,找到一个借口不去研究Observable,Observer 这两个东西了。
Spring中的事件编程模型
Spring中的事件编程模型就是观察者模式的实现,SpringBoot就利用了Spring的事件编程模型来完成一些操作,这里暂时不表。
在Spring中定义了一个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从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监听器,是监听Application的事件的,那么Application又是什么,就是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内置了几个事件,其中比较容易理解的是:
ContextRefreshedEvent
ContextStartedEvent
ContextStoppedEvent
ContextClosedEvent
从名称上来看,就知道这几个事件是什么时候被触发的了。
下面我演示下具体的用法,比如我想监听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如果事件发生了,就打印一句话。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ApplicationEvent applicationEvent) {
if(applicationEvent instanceof ContextRefreshedEvent){
System.out.println("刷新了");
}
}
}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AppConfig.class);
}
运行结果:
当时学习Spring,看到Spring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接口来让程序员们对Spring进行扩展,并且没有任何侵入性,我不得不佩服Spring的开发者们。这里也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客户端找不到任何关于“订阅事件”的影子。
这种实现方式不是太好,可以看到我们在方法内部做了一个判断:接收到的事件是否为ContextRefreshedEvent。
伟大的Spring还提供了泛型的ApplicationListener,我们可以通过泛型的ApplicationListener来完善上面的代码: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ContextRefreshed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刷新了");
}
}
我们还可以利用Spring中的事件编程模型来自定义事件,并且发布事件: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事件,来实现ApplicationEvent接口,代表这是一个Application事件,其实上面所说的四个内置的事件也实现了ApplicationEvent接口:
public class MyEvent extends ApplicationEvent {
public MyEvent(Object source) {
super(source);
}
}
还需要定义一个监听器,当然,在这里需要监听MyEvent事件: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My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我订阅的事件已经到达");
}
}
现在有了事件,也有了监听器,是不是还少了发布者,不然谁去发布事件呢?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EventPublish implements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ware {
private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publish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
this.publisher =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
public void publish(Object obj) {
this.publisher.publishEvent(obj);
}
}
发布者,需要实现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ware 接口,重写publish方法,顾名思义,这就是发布方法,那么方法的参数obj是干嘛的呢,作为发布者,应该需要知道我要发布什么事件,以及事件来源(是谁触发的)把,这个obj就是用来存放这样的数据的,当然,这个参数需要我们手动传入进去。set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是Spring内部主动调用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初始化发布者。
现在就剩最后一个角色了,监听器有了,发布者有了,事件也有了,对,没错,还少一个触发者,毕竟要有触发者去触发事件啊:
@Component
public class 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MyEventPublish publish;
public void publish() {
publish.publish(new MyEvent(this));
}
}
其中publish方法就是给客户端调用的,用来触发事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传入了new MyEvent(this),这样发布者就可以知道我要触发什么事件和是谁触发了事件。
当然,还需要把一切交给Spring管理: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
客户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AppConfig.class);
context.getBean(Service.class)。publish();;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实现观察者模式及Spring中的事件编程模型”这篇文章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若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请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