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CSS的DRY编程方式是怎样的,文章内容质量较高,因此小编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创新互联是工信部颁发资质IDC服务器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雅安服务器托管服务
DRY就是Donot repeat youself 不要重复。但其实这个名字有点无趣,哪个理论不是消除重复呢,但如何消除才是意义所在。总的来说我认为DRYCSS与OOCSS是两个极端,所以我将会以对比的方式来讲讲DRYCSS的内容。使用DRYCSS很简单,三步。
1. 分组可复用属性
DRYCSS跟OOCSS有点像,第一步都是分组样式,消除重复,但就像我说的,关键在于如何。OOCSS将样式集合看作对象,所以分组的逻辑是,某个元素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DRYCSS则关注重复,无论什么逻辑,只要是一样的就应该只有一个。其中粒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太细,那只会成为一行样式一组这样无意义的情况,如果太粗,又会变成毫无复用性的庞然大物。我认为可以将一些有关联的缺了A时B就没作用的样式分为一组,还可以将某些惯用搭配分为一组。下面举个例子:
CSS {
float: left;
position: absolute;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
}
这是一组样式,可用来触发Block formatting Contexts(块级格式化上下文),如此就完成了一组样式。接着再写2组关于尺寸的样式吧。
CSS
{
width: 960px;
height: auto;
}
{
width: 720px;
height: 600px;
}
{
width: 220px;
height: 600px;
}
这是三组样式用来布局,将页面分为左右两部分。
2. 按逻辑为分组命名
接着我们来为其命名,其实就是添加一个ID选择器,但是我们并不真的使用它,而是用来标示该组样式。下面就来命名上面所分组的样式。
CSS
#BLOCK_FORMATTING_CONTEXTS
{
float: left;
position: absolute;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
}
#LAYOUT_FULL
{
width: 960px;
height: auto;
}
#LAYOUT_CONTENT
{
width: 720px;
height: 600px;
}
#LAYOUT_SIDEBAR
{
width: 220px;
height: 600px;
}
这一步类似OOCSS的class,它决定了每组样式所代表的逻辑或用途,然而DRYCSS多了最关键的下一步,也是与OOCSS本质区别。
3. 为各个分组添加选择器
DRYCSS在使用时和OOCSS有着巨大的差异,在CSS文件中写入HTML中的class选择器来使用这些分组后的样式,而不是直接在HTML中使用CSS文件中写好的class。
CSS
.header,
.container,
.content-rightright,
.content-left,
#BLOCK_FORMATTING_CONTEXTS
{
float: left;
position: absolute;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
}
.header,
.navigator,
.container,
#LAYOUT_FULL
{
width: 960px;
height: auto;
}
.content-rightright,
.section,
#LAYOUT_CONTENT
{
width: 720px;
height: 600px;
}
.content-rightright,
.sidebar,
.profile,
#LAYOUT_SIDEBAR
{
width: 220px;
height: 600px;
}
可以看到,使用DRYCSS时,在HTML中所写的class将会非常表意,元素本身是什么用来做什么,就使用其意义的class命名,而且基本上是一个元素对应一个class,HTML将变的简单明了。另外DRYCSS也是相对于OOCSS的一种逆向思维,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在开发中,不应该像OOCSS那样思考如何应对未来假象的HTML,而是仅仅思考CSS本身。
总的来说,OOCSS适合开发CSS框架或整套UI模版,是自外向内的UI开发方式;而DRYCSS则适合拯救混沌的HTML,或者加强HTML的结构性和表意性,是自内向外的UI开发方式。这里的内指地是HTML结构,外指地是CSS样式。
关于CSS的DRY编程方式是怎样的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